当前位置:轶华小说>历史军事>我要做皇帝> 第一千零九十六节 战胜带来改变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一千零九十六节 战胜带来改变(1 / 2)

“捷报!捷报!”

一骑南来,越过千山万水,直入未央宫的北阙城楼。

一路上,向来紧闭的宫阙,纷纷打开,让军情使者让路。

使者策马跑过长长的甬道,穿越迷宫一般的宫阙,进入未央宫深处。

然后,他在宣室殿前下马,从背上取下象征着最高级别的军事情报的密封竹筒,跨上宫阙的高台,疾步而上,一边走一边喊道:“捷报!捷报!河阴大捷!”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此时,宣室殿之中,正在议政。

刘彻则背靠在御榻之上,眯着眼睛假寐。

昨夜,他与将军们商议和推演军事一直到深夜,睡眠不足,自然精神很差。

而殿中,官员们则差点就挽起袖子要来一次全武行了。

没有人敢轻易后退。

因为今天的议题是:下一条轨道,应该修在哪里?

轨道运输,这几年在关中发展的非常蓬勃。

只要不是瞎子,都知道这种秦人留下的造物,在被墨家改进后,简直就是一个吸金利器!

像师家,就躺在轨道上,日进斗金!

而轨道更代表着人脉和关系网。

师氏当年来到关中的时候,谁认识他啊?

大家都等着宰肥羊,吃肥猪过年呢!

那时候的师氏也确实如此,甚至连师家家主师旦都绝望了。

但,谁能想到,本是拿来买命的轨道,却在修成后,不仅仅为师家带来了财富,更带来了无数人脉和关系。

发展至今,师氏甚至已经隐隐有些要抢掉田氏的关中第一豪强的头衔的架势。

所以呢,这些年,人人都在盯着朝廷什么时候再修轨道?

而现在,刘彻终于松口,下令让少府在雒阳、睢阳、晋阳、荥阳以及太原等城市之中,选择三个,作为汉室轨道网络的下一个部署地。

自然,立刻就引发了轩然大波。

轨道交通的便捷、快速和廉价,现在已经是有目共睹。

关中行商之人,大凡有大宗货物,必定会委托师氏运抵指定地域。

因有着轨道的存在,关中的商业每年都在以高速发展,就连社会经济和民生,也受益于兴旺发达的商业。

自然,出生梁国的官员,肯定会拼命让轨道项目落户睢阳。

而出生河南的官员和贵族,则会支持荥阳和雒阳。

这地域纷争一起,瞬间各自抱团。

其实,这也跟刘彻自己拿不定主意有关。

轨道交通,经过这些年在关中的实践和运行,已经证明了它的实用性和可靠性。

而且一条轨道的存在,还能养活至少数千名工人和车夫。

无论是经济价值还是军事价值都非常巨大。

但投资自然也是无比庞大的。

一条三百里长,默认在平原地区的轨道,起码需要投资近万万。

而汉室现在还在跟匈奴开干,自然没有太多资源可以倾斜。

要不是前不久的国债认购很顺利,刘彻现在已经是一个穷光蛋了。

换句话说,其实,这个轨道计划,是刘彻借钱在修。

其中,晋阳和太原,是肯定要铺的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