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轶华小说>历史军事>我要做皇帝> 第一千四百七十四节 众智 2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一千四百七十四节 众智 2(1 / 2)

平壤学苑,安东境内的巨无霸,当之无愧的第一学派!

经过漫长的五年耕耘与经营,发展到今天,整个平壤学苑占地超过了一万亩!

建立了包括图书馆、习武场、学舍等大量建筑在内的一个超级学苑区。

有着教授、学生数千人。

如此庞大的一个学苑,开销自然是超乎想象的。

为了维持平壤学苑的正常运作,学苑从元德五年开始,每年的预算都是数以千万!且逐年递增!

譬如今年,才不过六月,平壤学苑的开销就已经超过了三千万钱!

没办法,教育是最耗费资源的事情。

特别是平壤学苑,是以培养精英为目的的一个学苑。

学生不仅仅被要求,掌握杂家的理论和知识,同时还被要求具备骑马、射箭、使用各类主流武器的技能。

这还不止,其中最杰出的那一批人,还将被送入护濊军,接受军事训练。

然后,他们还得学习包括数学、几何、农稷在内的诸多杂学。

杂家嘛,本就是要博采儒法,兼黄墨,并百家之学,加诸己身。

对于杂家来说,贯通百家之学,只是一个开始。

就像打好地基,才能建房一般。

是以,其培养弟子,自然是耗资巨大。

好在,平壤学苑支出虽多,但进项也不少。

依照先帝时期颁布天下的《嘉学诏》规定,各地学苑,经过官府备案,可以得到国家的财政补贴。

其补贴量,按照师生来计算。

这笔钱虽然不多,不过一年每人五十五钱。

但平壤学苑体量大啊,所以从这个上面,一年可以拿到数十万。

此外,当今天子即位后,在元德三年,曾经制书给少府,命令少府将各地学苑师生缴纳的算赋返还至学苑,以此鼓励地方乡贤和名士办学。

虽然说,各大学派一般都认为,用不着这么麻烦,直接下诏免除读书人的算赋,岂不是美滋滋?

但奈何天子不许,还为此将几个说了类似的话的博士捻起来臭骂了一顿。

没办法,谁叫人家是天子?

再说,有得返还,比没得返还要强!

而具体到平壤学苑头上,这就是每岁数百万的算赋返还了。

而除了国家层面的补贴,地方上也会对当地的学苑进行各种补助。

以平壤学苑来说,安东都护府每年都会补贴三百万左右的助学钱,这笔钱不是直接交给平壤学苑来使用,而是由都护府派员监督使用,用于给学生购置各类书籍、笔墨。

而朝鲜君、韩王、真番王、扶余王等藩国诸侯,每岁也都会自其王宫收益之中,拨一部分钱给平壤学苑,作为奖学金。

这笔钱不多,一年加起来不过三百万。

但,用来做为补贴贫寒学生,奖励优秀老师已经足够了。

因而,每年,平壤学苑从各个官方渠道,就可以获得超过一千万钱以上的各项资金。

这些钱,只会增加不会减少,且是固定的进项。

但,很显然,平壤学苑靠这笔钱,是根本无法维持正常运作。

安卓、IOS版本请访问官网https://www.biqugeapp.co下载最新版本。如浏览器禁止访问,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;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。</p>

所以,其实,这个学苑收入的大头,还是与其他学苑一般,基本来自地方名士、贵族和豪商的捐献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